对政协云南省十次会议

193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

根据《云南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办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的通知》(云政办函〔201961号)安排:《关于进一步重视消费拉动促进云南跨越发展的建议》(第120200193号)提案交由我室为主办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家单位为协办(会办)单位负责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和正式答复如下:

一、认真研读提案内容,开展相关调研

接到办理任务后,我室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指定了专人负责办理。负责办理的同志及时登录了政协云南省委员会提案工作管理系统,下载提案的具体文本,发至相关处室人员传阅和研读,并与宏观处、工交贸易处开展了相关问题的研讨,掌握我省近几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致函6家会办单位,要求按时限汇总回复意见。

二、提案内容丰富,洞见深刻

《关于进一步重视消费拉动促进云南跨越发展的建议》提案,把云南省经济发展放至国际国内和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刻思考,运用详实的数据有据有力地证明了发展城市圈、旅游、大健康、大数据和文化等现代新型消费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四条建议特别具有创新性,可以说,既是云南下一步促进消费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云南经济增长发展的新方向新领域。提案充分体现了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发挥自身优势,为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三、我省重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及成效

(一)2018年及今年一季度我省消费运行的总体情况。201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3号)要求,制定实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南省商贸领域优化供给激发潜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等一批政策,深入推进消费升级,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和发展跨境物流。201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5.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其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7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947.63亿元,增长11.4%;按消费类型分,汽车类商品零售额74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750.00亿元,增长16.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27.21亿元,增长19.3%。全省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2019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31.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8.3%2.8个百分点,增速与安徽、江西并列全国第一,西部第一,圆满实现开门红

(二)大力促进滇中城市群融合发展2012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滇中产业新区的设想,至2015915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滇中新区。滇中新区成立后,紧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大力实施“533”产业发展战略,做强汽车及高端装备、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商务和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务三大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开区、空港经济区三大千亿级产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强劲增长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连续三年(20152018年)保持近两位数增长。滇中新区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滇中城市群融合发展。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滇中城市群交通链接建设。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快了滇中城市经济圈综合交通网建设的步伐。《云南省公路水路邮政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云南省道网规划修编(2016—2030年)》明确规划了总长约840公里的滇中城市群环线建设,目前部分路段已经建成通车,到2020年该条环线将全面建成。昆玉高铁、昆楚大动车已经开通,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城际铁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群公路铁路内外交通互联互通,必将促进滇中城市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现代消费持续升级。

(三)积极打造科技型消费。科技型消费是未来消费的热点,省委、省政府正着力布局。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开通以来运行良好,为我省智慧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省政府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数字云南作为2019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制定出台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要高标准打造数字经济开发区和建设一批数字小镇;要加快5G商用试点落地,在昆明中心城区、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先行布局建设5G网络。我省北斗导航卫星应用在打造科技型消费经济方面持续推进,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平台将进一步在信息产业、云计算工程、智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大健康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并将融合5G技术,卫星应用系统终端产品将在智能终端导航服务、车载导航服务、共享经济物联网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等发挥巨大作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四)积极创建各级各类旅游区。经过多年的工作努力,目前,我省已成功创建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昆明阳宗海、玉溪抚仙湖度假区4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丽江玉龙雪山、丽江泸沽湖、迪庆、大理、腾冲、丘北普者黑等14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将安宁温泉、昆明凤龙湾、昆明石林、玉溪新平、曲靖罗平、楚雄紫溪山、楚雄彝人古镇、红河弥勒、红河建水、文山坝美、临沧沧源、普洱景迈山、大理海东、大理洱源、丽江束河、昭通水富、西双版纳万达、西双版纳勐仑、龙陵邦腊掌、德宏瑞丽等20个旅游度假目的地列入了云南省全域旅游创建项目名录。云南旅游度假亮点纷呈,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旅游收入年年上涨。

保山高黎贡山、普洱市、楚雄州、文山州和红河州均为我省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较为富足的区域,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前景广阔,推动上述区域创建国家级旅游区符合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对拉动云南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直支持推动上述五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是保山高黎贡山已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支持,依托高黎贡山潞江坝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田园风光,围绕生态休闲度假和田园休闲度假两大主题,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产品、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有秩序、有计划、有成效地推动度假区建设工作,努力将高黎贡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生态田园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是普洱市澜沧、西盟、孟连三县已纳入全省精品自驾旅游线路绿三角茶文化自驾旅游线范围;楚雄州大姚、姚安、元谋、永仁等区域已纳入全省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滇川休闲度假自驾旅游线和古镇休闲自驾旅游线范围。下一步将依托自驾旅游线路建设支持普洱市打造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区,支持楚雄州打造滇中东方人类始祖生态文化旅游区。三是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区、普者黑水乡小镇、广南世外桃源坝美景区,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哈尼梯田小镇红河建水古城景区、临安古城小镇、屏边滴水苗城小镇等项目均已纳入2019年全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目录。下一步将依托以上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滇东南世外桃源民族文化旅游区和红河大梯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打造。

(五)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2018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作为省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协调,推动我省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推进顶层设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梳理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医学科研、医学诊疗、康养、休闲、健康保险等8大产业专家组,成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起草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实施意见(送审稿)和工作方案(送审稿),起草《关于推进云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出台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结合昆明市大健康产业统计制度,与省统计局初步梳理云南省大健康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二是支持昆明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指导昆明市修改完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昆明市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意见(代拟稿)》,初步形成支持昆明市构建具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大健康产业集聚区、搭建一批创新类平台、扶持一批领军企业、创建一批健康特色小镇、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医药发展、规划、土地、财政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12条意见。目前正根据省领导有关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针对政策瓶颈,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支持政策。三是认真谋划下一步促进健康产业消费的工作。组织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深化政策梳理,优化政策环境。以重点项目为龙头推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及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健康服务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六)大力促进沿边贸易繁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提高站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出境和沿边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中越、中缅、中老经济合作区中建设一批跨境物流园区。当前,正在向中央有关部委申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

下一步,省政府研究室根据自身职能和智力优势,加强消费经济政策研究,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更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同时,非常愿意与贵单位加强工作联系,共同为云南发展大计献计献策!再一次感谢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对政府工作的支持!

 

 

 

                                        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2019529

    (联系人及电话:肖北生 63641428 1357712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