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盘活百年米轨 促进民生转型
内容:盘活百年米轨 促进民生转型 从新冠肺炎疫情对民生供给的影响来看,高效利用城区米轨资源,为昆明建立一条可靠的民生水源、物资保障通道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昆明市的饮用水生产企业(大山矿泉水、石林天外天)位于呈贡区,毗邻昆河米轨铁路。昆明主城区常驻人口700万,每年需要将几十万吨的饮用水运输进城。当前企业均用汽车运水,通过汕昆高速(昆石高速)将水运输进城,运量小、成本高、污染大,造成入城道路拥堵严重。而昆河米轨城区段贯穿主城呈贡、官渡、盘龙、五华、西山五区大部分区域,天外天昆明134个主要节点水站,近80个在米轨10公里半径内。下步城区段米轨恢复后,即使用于开行旅游观光列车,也仍然存在线路行车密度小,大量人员,行车设备富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利用米轨铁路运输饮用水不仅能提高线路利用率,而且能完全适应当前水企运输模式,夜晚载水进城,利用夜间完成装卸,完成运输的同时,不会造成市内道路新的拥堵。若充分利用穿过市区的米轨运输饮用水,将有效缓解入城拥堵,积极打赢蓝天保卫战,也可实现居民饮用水的长期稳定供给。可在昆河米轨水塘车站设置企业装水点,通过米轨将水上运昆明。 主要优点有:一是运量大,成本低。相比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能承载更大的运量,同时较公路运输成本更低。现一台运水汽车载重4.5吨,而一节米轨货车载重31吨,将近7倍,效率高,且不用像汽车那样每车配备一名司机,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站点多,仓储便。城区铁路沿线的王家营、呈贡、牛街庄、昆明北、麻园等车站均能进行装卸,只需稍加改造即可以进行仓储,可结合企业送水电区域配置,将水源的保障变为定点保障。三是运力省,循环优。水塘至城区线路为下坡,载重运输节省机力,返程空载可大列编组返回,可以一次性装载大量饮用水空桶,实现良性闭合运输。运用中可探索新型货运物流模式,装卸点由水企负责,铁路统筹运输计划,参照专用线模式办理车辆取送。车辆为固定循环棚车,条件允许可使用集装箱,允许企业在使用车辆进行广告涂装。四是线路定,保障稳。铁路线路相对固定,受外界影响小,有利于民生物资的长期稳定运输。昆明城区段米轨随着地铁施工结束,即将复建,可以结合运水需求同步规划建设相关设施。五是发展深,合作远。受冠状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将受到冲击,开发昆明城区米轨运水功能,将能实现政府和铁路集团的合作,让国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共谋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六是保护强,影响广。近年来各级对米轨铁路的保护日益加大,运行就是最好的保护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政府与企业如果探索尝试合作开发运水,甚至打造PPP项目,成功开发米轨运水功能,可在全国树立对悠久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开发的创新型典范。既能盘活市区米轨资源,进一步缔造昆明的城市形象,为政府赢来好口碑、留下好名声、赚取政治资本,又能将米轨在通车110周年之际(1910-2020)变为民生供给保障线,若能固化为长期运营项目,还可为云南本土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争取省市政府补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压力,乃至成为米轨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样板项目,推动GDP增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滇越米轨铁路的合理恢复运营与提升打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发挥面向南亚东亚辐射中心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加强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的建设,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创建。 希望省里能积极关注,建议由发改委牵头,统筹协调交运、铁路、工信、国土、规划、林业、水利、投促、文旅等部门联动会商,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民生物资运输补助,实实在在为本土企业减负,为昆明市民办实事。
时间:2020-03-28 22:59:22
回复:网友您好,您所提出“盘活百年米轨 促进民生转型”建议,已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具有战略眼光和建设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将此建议送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 感谢您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