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长株潭模式”加快推进昆明都市圈建设

(摘要)

 

长株潭都市圈作为我国最早规划、最早发展的都市圈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成功案例”。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做法有:以规划引领一体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同网融合实现产业发展协力协同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实施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6个方面,其申建获批和领先之处在于同城化、一体化、高质量方面的经验值和成熟度

昆明都市圈作为西部地区重点培育的都市圈之一,已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工程。但是,与包括长株潭都市圈等6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都市圈相比,体量较小、工作滞后、困难较多,主要包括:按照1小时通勤圈划定昆明都市圈范围,项指标均低于6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昆明尚未进入万亿城市行列,以城带圈、以圈促群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以昆明都市圈为对象和范围的同城化、一体化规划尚未编制出台,申报建设工作尚未进入国家发改委年度工作计划范围涉及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乃至更多区域,同城化、一体化要求与行政区划之间矛盾尚未有效解决,急需破解政策配套不完善、流程标准不统一、规划管理欠精细、建设过程难管控、遗留问题难协调等问题。建议:一是建立省级高位推进工作机制。省级层面成立昆明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统筹、事务中心协调、省直部门指导、州市主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决策指导、协调组织、执行落实等3个层面协同推进工作。二是科学划定昆明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范围。按照国家行业标准《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科学划定昆明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范围综合考虑城区常住人口、经济、交通等因素,按照现有及上位规划明确的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方式为支撑,以1-1.5小时通勤圈可达的县级行政单元为备选空间范围制定规划编制方案。三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昆明都市圈发展规划。对标国家战略要求、规划部署和政策举措,参考借鉴获批福州等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方法和路径,加快形成以昆明都市圈发展规划定性、国土空间规划定量、系列专项规划定点的“1+1+N”都市圈规划体系。建立昆明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机制。建立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昆明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破除制约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运行有效的市州合作体系,为昆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改革动力和有力支撑。制定实施昆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学习借鉴长株潭都市圈等经验做法,紧扣一体化、同城化、高质量,围绕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全国培育型都市圈发展示范区等目标,制定实施昆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规划同图、设施同网、区域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等方面工作。

 

 

供稿:工交贸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