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电商发展情况报告摘要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省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村市场流通、农民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推进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农产品物流基础薄弱,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运营效果不佳农村快递配送通达率不高,农村电商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短缺。下一步,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电商发展着力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一是完善电商物流配送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整合邮政、商贸流通、农业、交通运输、供销等资源,建设集电子商务公共仓储设施、快递物流处理场地为一体的多站合一、服务同网的县域物流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施乡村共配项目,推动快递进村,加快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引导和支持实体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企业内部分设电子商务部门或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发展自营电商业务。发挥示范县项目承办企业和服务商网络零售优势,培育一批对社会消费支撑作用明显的县域网络零售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县域限额以上网络零售市场主体,为农村消费注入新动能。三是突出项目示范引领。持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突出的电子商务聚集区。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个体开设线上店铺,在直播平台开设账户,扩大网商规模。四是拓展农产品消费渠道。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名企合作,推动各地特色优品进驻电商平台,打造云品品牌,扩大上线规模。鼓励种植(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探索发展订单农业、精准农业。发挥阿里淘宝特色中国云南地方馆、苏宁中华特色馆、京东农特产馆等现有资源和已建农村电商网点作用,优化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功能,推动我省名优特品上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五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制定适应电子商务业态的质量检测、分等分级、产品包装、业务规范等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鼓励各州(市)整合资源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构建省级公共品牌+县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小而美网络品牌。六是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支持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开展农村电商普及和技能培训。探索构建与发达地区电商龙头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常态化、项目制的电商人才培养方式。

 

供稿农村处 李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