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2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为农业增效赋能、为农民增收加力。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紧扣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为集中展现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新风貌、新气象,1月30日起,“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不起的我们”专栏,陆续推出前期面向全省征集的增收故事,讲述脱贫群众增收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搬入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康和社区之前,李瑞华一家住在双柏县大麦地镇底土村。这个地处深山的彝族寨子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当地群众谋生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谈起以前的生活,李瑞华感叹道:“老家交通不发达,有时候缺水、有时候停电。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欠缺,家里就养着几头牛,种着几亩玉米地,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我和妻子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也没办法外出务工。”
然而,李瑞华和妻子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会离开大山,住到城里——随着双柏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他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2018年11月,李瑞华一家搬入了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康和社区,住进了一套94平方米的新居。搬迁到县城后,孩子上学近了,老人生活和就医也方便了,解决了一家老小的后顾之忧,李瑞华和妻子便想到外出打工。
2019年,李瑞华带着妻子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申利卡铝业发展有限公司。他说:“脱贫致富还是要靠自己。我在厂里务工一个月能赚到七千多元,妻子也能赚五六千元。在外就业不仅工资待遇有了保障,企业还为我们购买五险一金,同时我还在不同的岗位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
1987年生的李瑞华只有初中毕业,去福建务工的这几年,他逐渐认识到教育是实现自我提升的最好办法,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资,是改变命运的最优途径。“虽然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想到以后能为两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哪怕一年不能回家几次,我和妻子也乐在其中。”
在福建务工3年后,有了一些积蓄的李瑞华于2021年购置了一辆城市越野车,他感慨地说:“我买车是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为我们夫妻在外地多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2022年,李瑞华决定把家里的居住环境再改善一下,便请来了装修公司,亲自参与房屋室内设计。当装修完成,李瑞华的妻子李学艳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流下了眼泪,眼前的一切仿佛梦幻一般,但却又那么真真切切,她知道丈夫和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23年,李瑞华一家人在装饰一新的房子里其乐融融,有小孩、有老人、有亲戚、有朋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春节前,康和社区举办“新春送对联活动”,为李瑞华一家人送上了新春对联。李瑞华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你们辛苦了,平时家里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你们都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积极帮我们解决问题。现在小区基础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老人们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孩子们有嬉戏玩闹的场所,摄像头也安装到了小区的每个角落,安全有了保障,我和妻子也能放放心心地去外地工作。”
在康和社区,在像李瑞华一家这样的易地搬迁户还有不少,“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居民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书写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让腰包更鼓,笑容更多,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