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李子箐村委会东山梁子上的周依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地处高寒山区,属典型资源型缺水村。近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和村党总支的示范带领下,周依村紧抓发展机遇,深挖发展潜力,不断拓宽强村富民渠道,探索出一条契合自然条件、致富环保两不误的山区乡村振兴之路。
针对周依村长期无支柱产业、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打工、村子老龄化加剧的状况,李子箐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金菊带领班子成员多方考察论证,依托地方龙头企业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带动,在周依村推行种植耐寒耐旱、成本低、见效快的青贮玉米。
以村党总支为代表的贤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采取“企业下单、农户种植、企业收购”方式,与企业合作就近建起青贮饲料初加工基地,方便群众就地交售,大大降低前期投入。村党总支积极牵线搭桥,邀请省、州专家和县植保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为发展生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门槛低、有人带、有人教、有公司托底,慢慢地,田间地头人多了起来,闲置的荒坡地绿了起来。
在发展青贮玉米种植之初,为打消群众疑虑,陈金菊带头种植了30亩青贮玉米,并动员3户党员、12户群众种植300余亩,当年成功增收60余万元。在示范带动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面前,群众纷纷开始尝试种植,很多在外务工人员也回乡参与其中。
渐渐地,周依村青贮玉米种植由2018年的15户增加至2022年的75户,面积由300余亩增加至2000余亩,户均收入增加至6万多元,荒坡地里长出了实实在在的“绿色黄金”。
去年,周依村青贮饲料的成功经验被引进到周边地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40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增收800余万元,以周依村为核心的三塘片区成了牛牧业养殖场重要的“牛粮仓”。
在此基础上,周依村党支部和李子箐党总支又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200余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田间道路近6.5公里,进一步改善路况,为青贮玉米收运以及机械化作业提供便捷。(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