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2-06-02 来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昭通市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服务保障工作下沉到基层一线,确保“六稳”“六保”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量。
就业调查“到村组”。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每月开展1次退役军人就业情况摸底调查,并充分利用常态化联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访慰问、悬挂光荣牌、立功送喜报等契机,深入村组、退役军人家中,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就业信息调查,充分掌握退役军人就业意愿等情况,增加就业信息动态更新频次,为开展就业精准服务打牢基础。截至目前,累计采集退役军人就业信息24000余条。
岗位推荐“点对点”。市、县两级服务中心坚持加强与各类企业的沟通协调,设置企业招聘岗位目录,建立常态化招聘退役军人机制和岗位动态更新机制,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县级退役军人局坚持每年组织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不少于2场,扩大就业覆盖面;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每月开展1次退役军人就业信息与企业用工信息比对,为就业意向与企业需求契合的退役军人“点对点”推荐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的精准度。2021年以来,共举办线上招聘会105场次,线下专场招聘会38场次,参加招聘用人单位258家,提供岗位1488个,3321名退役军人参加应聘。
创业示范“有标杆”。每个县(市、区)培育2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带头人,市级选树5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带头人,强化示范引领。比如,永善县扶持退役军人彭朝勇发展蜜蜂养殖,建立示范养殖基地12个,养殖蜂场15个,年产胡蜂蜂蛹1.5吨左右,年产值150余万元,带动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其品牌“永辉蜂业”荣获2022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昭通市扶贫专项组一等奖,起到很好的脱贫致富示范作用;昭阳区扶持退役军人迟宽怀发展民办教育,其开办的仁德教育联盟已有6所分校和一个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在校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同时,学校坚持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起到很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创业带头人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创业策划、政策法规咨询、企业经营理念指导等服务,切实提高退役军人创业能力。2021年以来,成功创业退役军人588人。
扶持政策“全落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联合税务、人社、教体、乡村振兴等部门成立重点群体及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落实工作协调小组,并出台《昭通市重点群体及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落实信息交换协查制度》,落实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2021年全市退役军人创办小、微企业共享受税收优惠77.5万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商业融资,协调市内金融机构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提供金融服务,农行、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办理免除一切手续费用的拥军优抚卡,广泛开展“拥军贷”;打通政策性贷款通道,同等条件下优先发放退役军人“贷免扶补”、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持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可达300万元,同时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多渠道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融资帮扶。狠抓教育培训,大力开展适应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努力提升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在准确掌握退役士兵的培训意愿的基础上,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已组织2262名退役士兵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素质。
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