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省公路局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 |
时间 | 2022-04-20 |
嘉宾 | 省公路局局长 陈钢 |
提示 | 2022年省公路局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的在线访谈。 |

【陈 钢】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来参加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节目。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省公路局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责。
【陈 钢】云南省公路局是省交通运输厅领导下的,以履行公益性公共服务职能为主的事业单位。省公路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全省及国家区域性突发灾害的公路应急保障等任务;此外还承担着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的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监管、营运高速公路养护及安全生产监管,以及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授权实施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目前,省公路局直接管养着国、省道总里程22133.016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5173.31公里,省道6959.706公里。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2021年省公路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陈 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公路局各项工作平稳发展。主要做好了八项工作:
一是养护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坚持“稳投资、重养护、强管理”,2021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2亿元、普通国省干线养护转移支付资金10亿元;建成美丽公路2036公里,苗木基地709亩,实施预防性养护133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00座,危隧改造10座,灾毁恢复重建工程26个,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67个,坏路处治100公里;进一步理顺养护管理事权,全面完成国道和县道养护管理权属移交,积极参与全省“湖泊革命”攻坚战,建成“十四五”危旧桥梁危隧改造、公路安全提升、灾害防治等工程项目库。
二是公路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新建2个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省、州(市)、县三级应急保障硬件实力全面提升。推动民兵、交通战备、应急专业队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应对了大理漾濞“5.21”地震、楚雄双柏“6.10”地震,大理洱源“9.13”泥石流等多起道路灾害突发事件,充分发挥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公路应急保障职能作用。
三是科技兴路战略大力推进。布局新型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智慧站所管理平台126个。全面应用智能养护巡查手机系统,掌上桥管、资产管理、隧道巡查、移动办公平台等APP,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机融合。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稳步提升路面、桥梁、隧道自动化检测能力,注重科技人才培养。
四是安全生产态势保持平稳。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工作。省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的7个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点摘牌销号。开展十大春运道路安全隐患、重点路段、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排查整治,推进G214、G326、G108三条普通国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
五是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有效。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指导,推进单位内控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平安建设,防范化解行业涉稳风险隐患。
六是行业监管职责履行到位。开展在建43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一月一进度评估”,加强全省运营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监管。建立“十四五”乡镇通三级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等项目库,完成农村公路年报及电子地图数据更新,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行业指导。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做好19个入滇进口冷链运输车辆登记点信息登记工作,局属8个公路局25个公路分局积极参与边境疫情防控,严格出省(入滇)审批和信息跟踪管控,坚决守住行业“零感染”底线。
七是文明文化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全局新增省级文明单位15个,现有全国文明单位15个、省级文明单位104个。云南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挂牌“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和“首批省直机关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
八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创建“智慧党建”红白榜管理模式,运用“智慧党建”平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线上同频”,促进“线下同悟”,落实“实事同办”。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省公路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那您对2022年的发展形势是怎么看的呢?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 钢】好的主持人。2022年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从发展机遇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赋予了交通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崭新定位和崇高使命,为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描绘了2022年经济工作“七大政策”的路线图。这为我们把握经济发展大局,推动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风向标。
三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交通强省”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交通运输体系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这也是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是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这是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五是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要求,锚定交通强省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八大重点工程,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们2022年的重点任务。
六是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逐步落地,是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从面临挑战看,一是随着《云南省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实施细则》落地实施,全省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加快,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部分管养公路基础薄弱、超期服役,新接养普通国道等级偏低,与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还存在差距。
三是公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加之汛期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主持人】2022年省公路局有哪些工作安排?
【陈 钢】2022年省公路局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的部署要求,聚焦主职主责,养好人民满意公路,推动云南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当好云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重点是从8个方面做好全省公路工作。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公路养护绿色低碳转型。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部署,落实《云南省公路局“十四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生态保护专项规划》,以美丽公路、苗木基地、智慧站所“三个一”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和实践公路绿色低碳养护模式。
坚持把美丽公路作为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品牌”和展示行业形象的“靓丽名片”,推动建立美丽公路“行业+属地”共建共护共享机制,持续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常态化,年内建成美丽公路2000公里以上,逐步形成“一地一景、景随车移、路景交融”的公路景观。
按照“布局科学合理、种植专业精细、绿化精准高效”的要求,年内建成苗木基地300亩以上,确保绿化苗木自给率95%以上。
全面落实“设施数字化”要求,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管理智慧站所和桥隧所智慧管理平台”系统,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养护管理的深度融合,逐步改进传统管理模式,实现公路养护管理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科学谋划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全面推进养护专项工程,狠抓黄金季节养护作业,巩固提升现有路况水平,确保2022年综合优良路率不低于76.5%。
二是坚持平急结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做强做专应急保障的要求,坚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云南省公路局“十四五”公路交通应急保障体系专项规划》落地实施。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不断完善健全“省-州(市)-县”三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保障体系。配优、配强、配专应急保障队伍,着力解决目前应急保障队伍人员年龄老化的问题,强化实战演练,进一步增强公路应急队伍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全面提高信息化在应急指挥决策、储备物资管理调配、机械设备运行调度、预案训演练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为社会公众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安全第一,维护安全生产良好态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构建完善全局安全生产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健全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实施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四五类桥梁及旧桥改造工程、隧道改造工程。提高公路安全能力。完成2021年5个省政府挂牌督办的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整改,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阶段工作。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持续推进G214、G326、G108三条普通国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切实防范和管控行业安全风险,扎实做好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重要节点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全力维护行业安全稳定。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推进智慧公路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进智慧公路建设,逐步打造与智慧公路相适应、相匹配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为云南公路插上科技翅膀,提供智力支持。依托云南省高原山区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公路路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公路养护关键技术攻关。健全公路路面全结构技术状况自动化监测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普通国省道公路技术状况基础数据,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重要依据。加强路面旧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工作。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广泛运用“四新”技术,继续鼓励“五小”发明创新创造。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完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公路数据运行安全。
五是坚持强基固本,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坚持基层基础导向,夯实公路工作根基。加强预算资金执行监督考核。不断完善四级预算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单位内控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经济责任监督,加大审计成果运用,有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加强机构编制和劳动工资管理,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抓好“八五”普法工作,推进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防范化解行业法律诉讼风险。抓实治超工作,巩固拓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深入推进全省交通运输执法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主动融入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及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转变。
六是坚持服务社会,履行行业监管职能。围绕“能通全通”“互联互通”要求,切实履行对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行业监管职能。持续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月进度评估工作,加强全省运营高速公路养护监管,做好日常养护季度“网巡”。做好农村公路路网结构调整和电子地图更新工作,加快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和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危桥危隧改造等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数字化、专业化、低碳化水平,深化“路长制”,推动美丽生态农村路建设。充分用好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提升地方管养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水平,巩固交通扶贫成果,服务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做好19个入滇进口冷链运输车辆登记点信息登记工作,积极参与边境疫情防控,坚决守住行业内部“零感染”底线。
七是坚持文化赋能,提升行业软实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提高行业文化软实力,持续建设路域文化,让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成为展示公路文化元素的重要窗口和有效载体。全面开展“绿美公路”行动,以美丽公路建设为抓手,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融合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元素,着力打造红色旅游路、网红打卡路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文化云路”,持续打造公路两侧绿色景观长廊,因地制宜打造立交区、隧道口景观、花园式服务区。充分发掘公路历史文化,讲好“文化云路”故事,传播“文化云路”声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提升文明单位创建质量。
八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自办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工青妇、离退休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一体推进“三不”和“四责协同”。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做好党风巡察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维护行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钢局长做客今天的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陈 钢】谢谢主持人。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云南省公路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云南公路事业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网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主持人再见,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