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云南省文化馆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云南省文化馆2023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绩效目标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上级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云南省文化馆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文化馆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层阵地,是区域性群众文化组织体系。
文化馆的性质、特征、功能、作用,决定了它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馆的基本服务职能为:
1.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根据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组织好全社会的基层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馆的基本职能,通过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在宣传时事政策、推动文明建设、反映地方特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作用。包括:组织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推动区域内基层文化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引导和指导基层文化艺术机构和队伍,以及面向基层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各种文化资源等。负责群众文化服务团队、群众文化团队、群众文化服务志愿组织等团队建设。负责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开展。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变化,不断推进服务方式、渠道、载体、手段、机制创新。
2.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普及,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围绕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为群众文化团体或个人提供文艺辅导、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具体包括:负责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负责基层文化艺术骨干的发现、扶持和培训,负责指导和帮助基层文艺团队的组建和运行,负责引导和扶持基层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动等。
3.指导群众文艺创作。文化馆一方面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创作能力,有一支富有创作活力的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优秀文艺产品;另一方面,要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的创作才能,善于发现基层群众中各种创作人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加以指导、扶持和提升。
4.为群众文化艺术成果的展览展示提供组织服务和场地设施服务。结合群众文化需求特点,搭建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平台,提供组织、指导、交流、信息、技术、人才、评价、反馈等服务。文化馆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创作者、管理者,也是围绕基层文化建设,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重要平台。包括:面向基层文化艺术成果展览展示服务、群众文艺团体交流展演服务、专兼职文化艺术指导服务、技术及相关装备支撑服务、群众文艺动态信息及课题研究服务、文化志愿者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采购及项目资金扶持服务、优秀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推介和传播服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服务等。
5.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文化馆承担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整理、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职责,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肩负着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责任。在组织群众文艺、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普及中,充分利用和吸收民族民间文化,使之进入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
6.推动理论研究与馆际交流。文化馆承担着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规律、群众文化史、群众文化学,探索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研究探讨群众文化事业在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学科体系的建立,繁荣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区域性群众文化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对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继承、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发挥理论研究成果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作用,对政府文化决策的参考作用,对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推动作用,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7.推广数字文化。负责实施区域内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文化等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要实现对自身系统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涵盖辖区范围各级文化馆(站)、文化室人员、资料、器材、活动等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另一方面,必须对本地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全面的档案管理,包括对基层文化队伍、文化人才、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资源的登记管理,加强基层文化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网络技术提高基层文化管理和指导效能,合理配置和协调基层文化资源供给等。
(二)机构设置情况
文化馆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独立核算的文化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财务室、后勤管理中心、创作展演中心、培训辅导中心、理论研究中心、社会活动中心、数字文化中心8个部室。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党的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喜迎宣传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工作主线,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计划,签订工作责任书。全年开展党员大会19次,支部委员会13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党员讲党课6期,组织党务干部参加厅机关党委集中学习培训4期,观看“云岭先锋”夜校节目12期。党总支到驻地春晖社区报到5次,多次为春晖社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提供场地,全馆在职党员均按要求到相应社区进行报到开展服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伤残人员及高龄同志79名、离退休老同志22位,发放慰问品300余件,春联1000余份。
2.教育培训。(1)文旅人才教育培训。举办云南省州市文化馆馆长培训班、中国西部文化馆美术采风创作培训班、云南公共文化云建设工作专题培训班;(2)中老年、青少年免费开放阵地培训。2022年老年艺术大学共有9大门类(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声乐、钢琴、电子琴、古筝、模特)22个培训班,招收人数1725人,总课时1379节,培训学员83858人次;少儿艺术普及培训4个门类(舞蹈、美术、小主持、书法)4个培训班,培训人数556人,总课时768节,培训学员32640人次;(3)特殊群体艺术普及培训(舞蹈班、琵琶合奏班、快板、爱飞翔盲童合唱团、蒲公英盲友艺术团合唱)培训人数1216人,总课时1088节,培训学员41560人次。
3.志愿服务。截止至2022年12月,云南公共文化云志愿者平台共招募注册团队130家,志愿者注册人数9112人;全年共开展文旅志愿惠民演出、培训活动113场次(其中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培训44次),惠民人数达55万人次。组织300名文旅志愿者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政府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会议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组织文旅志愿者参加第三届昆明市公租房社区邻里节“家门口的文化粮仓”系列活动,为公租房社区居民开展广场舞、书法、美术、手机摄影等培训活动。
4.理论研究。(1)我馆课题《云南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效能研究》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验收,评审结果为优秀;(2)完成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研究——以云南昆明为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调研走访工作;(3)我馆白玉宝同志着述《哀牢山系土司文化遗产研究》《哈尼族岁时节庆与宗教祭典研究》等专业学术论文,共计6万余字;(4)完成《民族音乐》6期、《云南群众文化》4期、《云南省群众文化小戏小品集》第17辑的编辑发行;(5)成立云南省文化馆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完成迪庆分中心、奔子栏锅庄示范点的挂牌,开展“国乐风华——全国少数民族器乐的展演展示”活动。
5.群文活动。(1)举办第十九届群星奖节目评审选拔活动,推选出4个门类20件作品,最终共有7件作品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舞蹈《摆出一个春天》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2)承办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开展一系列主题性文艺创作、惠民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最终7个门类42件作品荣获本届“彩云奖”,活动期间同步开展了3场惠民演出,8场线上直播,线下惠及群众万余人次,在线观看人次达220万,群众参与度、关注度均创造历史新高;(3)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惠民活动:“新时代·新风尚·新年画——云南优秀作品展”、云南文旅志愿服务走进“国门文化广场”惠民演出、首届云南美术基层教育优秀作品展、云南省警民融合文化建设慰问演出、“艺术点亮人生·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非遗伴手礼展、“春雨工程”中国西部文化馆美术采风优秀作品省际巡展;(4)我馆艺术客厅剧场全年完成各类演出活动58场,剧场使用时间400余小时,服务人次达6000余人次。
6.数字文化。一年来云南公共文化云平台注册用户达43万,平台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208.86%,入驻机构1157家,同比增长近500%;平台稿件4.6万条,同比增长63.7%;音视频文件8000项,同比增长22.73%;在线展览图片4.9万张,同比增长146.23%;直播502场,同比增长51.2%。半数以上平台核心业务数据实现倍增,平台独立ip访问日活量居全国第一阵营,被列入全省“智慧县城”推广项目以及“全省营商环境”考核约束性考核指标,成为全国率先列入地方一级智慧化建设项目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厅业务绩效管理系统”,强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意识,积极拓展新媒体矩阵建设,新开设《出发趣云南》原创视频专栏已上线33期短片,在新媒体平台取得观众热烈反响,更在全国各项视频征集比赛中崭露头角。短片全网播放量超250万次,新媒体平台引用数量超400次,目前已应邀在央视频、学习强国云南平台开设专栏,作品在国创会、中国国家地理、读懂中国等影响力平台进行展播。
7.获得荣誉。一年来,云南省文化馆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方面主动作为、见行见效,取得了多项荣誉。其中,《云南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效能研究》课题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验收,评审结果为优秀。馆工会组织职工参加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中华传统服饰展示暨职工风采走秀活动,在全系统取得一等奖成绩。馆工会组织职工参加省文旅厅直属机关工会健步走暨拔河比赛荣获三等奖。我馆贾佳同志代表省文旅厅工会参加省直机关2022年职工文体活动荣获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三名。我馆原创音乐作品《彩云飞歌》、参与创作指导的作品《纳西丰收把歌唱》《苗家幸福踏歌来》《国门小学的故事》荣获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原创视频《出发趣云南》其中1部作品提名中国国家地理、B站主办的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视频单元短片组,3部作品入围国家创新和发展战略研究会、国家地理、北京师范大学、记录中国等单位组织的“读懂中国·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4部作品获评第十二届公益节中2022年度公益映像奖。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云南省文化馆编制2023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
截止2022年12月统计,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66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66人。在职实有60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60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 73人,其中: 离休 3人,退休 70人。
车辆编制5辆,实有车辆1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3年单位财务总收入6,619.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577.1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6,393.76万元、上年结转183.4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00元,其中:本年收入0.00元、上年结转0.00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0.00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元,单位资金收入41.87万元,其中:事业预算收入16.87万元、经营预算收入0.00元,上级补助预算收入0.00元,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0.00元,其他预算收入25.00万元,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0.00元。
2022年单位财务总收入2,818.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772.0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766.08万元、上年结转1,006.00万元,单位资金收入46.00万元,其中:事业预算收入43.50万元、其他预算收入2.50万元。
单位财务总收入与上年对比增加3,800.98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拨付第一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云南省文化馆整体改造提升)专项资金、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人员类等基本支出的正常增长及开展文化事业活动收入正常增加。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与上年对比增加3,805.11万元,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拨付第一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云南省文化馆整体改造提升)专项资金、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人员类等基本支出的正常增长。
事业预算收入与上年对比减少26.63万元,主要原因分析:免费为社会提供群众文化公共服务教学培训服务、馆舍面临整体改造提升,提供群众文化服务场所活动产生的服务收入减少。
其他预算收入与上年对比增加22.5万元,主要原因分析:其他文化事业活动的正常开展、结余弥补产生的增长。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3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65,77.1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6,393.7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3.43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393.7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元。
2022年单位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772.0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766.08万元、上年结转1,006.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与上年对比增加3,805.11万元,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拨付第一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云南省文化馆整体改造提升)专项资金、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人员类等基本支出的正常增长。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3年单位预算总支出6,619.06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6,577.1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1,318.61万元、财政拨款安排项目支出5,258.58万元,单位资金预算安排支出41.87万元。
2022年单位预算总支出2,818.08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2,772.0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1,186.08万元、财政拨款安排项目支出1,586.00万元,单位资金预算安排支出46.00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与上年对比增加132.53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人员类等基本支出的正常增长。
2.财政拨款安排项目支出与上年对比增加3,672.58万元,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拨付第一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云南省文化馆整体改造提升)专项资金、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文化和旅游-群众文化6,173.06万元。基本支出914.48万元,项目支出5,258.58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员经费838.81万元、公用经费75.67万元;项目支出主要用于运转类、事业发展类、专项业务类等支出,其中:文化馆免费开放省级配套专项资金400万元、文化馆运行维护专项经费130万元、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4,600万元、第一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云南省文化馆整体改造提升)专项资金128.58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5.02万元,主要用于单位离退休公用经费。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16.48万元,主要用于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58.43万元,主要用于缴纳职工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5.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94.47万元,主要用于社保部门支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6.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公务员医疗补助54.45万元,主要用于社保部门支付职工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支出。
7.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5.28万元,主要用于社保部门支付职工其他医疗补助缴费支出。
8.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70万元,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支出。
(二)单位资金预算支出
2023年单位资金支出41.87万元。
2022年单位资金支出46.00万元。
单位资金支出与上年对比减少4.13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为社会提供群众文化公共服务教学培训及提供场所活动产生的服务收入,开展文化事业活动的正常变动。单位资金预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弥补开展文化事业活动、政策规定工资不足发放部分及财政未予以保障的集体所有制工人物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社保缴纳部分。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18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4,271.48 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3.12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138.04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4,130.32万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2023年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4.0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00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00万元。
2022年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4.0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00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00万元。
2022年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4.00万元,与上年经费预算数一致,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23年单位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00元,较上年减少0万元, 下降0.0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2023年单位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00万元,较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00%。2022年国内公务接待2次,累计接待11人次。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23年单位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00万元,较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0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元,较上年减少0.00,下降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00万元,较上年减少0.00,下降0.00%。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2023年云南省文化馆整体绩效目标及项目预算绩效目标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设置,项目绩效围绕部门总体绩效目标开展。各项目绩效目标内容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便于考核,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相关内容完整。2023年预算执行过程中,云南省文化馆将围绕预期绩效目标,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事前计划、事中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如下:
文化馆免费开放省级配套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实现我馆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及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零门槛进入,达到创建国家一级馆评估标准,初步完成国家一级馆目标任务。免费开放年服务人次达到160000人次以上,年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目不低于10个,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达到320天以上,免费开放服务满意度90%以上。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增设多样化服务,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
云南省文化馆运行维护专项经费预期目标:保障文化馆正常运转最基本运行维护经费投入,云南省文化馆基本运行维护项目包括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网络专线费、运维维修维护费等经费投入不低于130万元,保证文化馆正常运转,为老百姓创造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多样性服务,保证文化馆正常运转工作。
其他人员支出经费预期目标:做好集体所有制人员经费保障,按规定落实集体所有制人员各项待遇,维持安定团结,支持部门正常履职。
省文化馆提升改造经费预期目标:2023年9月之前完成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2023年9月开工,预计2024年9月份竣工验收。2023年主要完成:
1.完成外装饰工程,对外立面装修提升、外墙面涂料刷新以及部分外窗更换,提升群众文化公共服务空间美化;
2.完成安装及消防改造工程,提升群众文化公共服务空间安全度;
3.完成新增电梯工程,提升群众文化公共服务空间便捷舒适度;
4.完成标识系统工程准备工作,实现群众文化公共服务空间美观醒目;
5.完成建筑外立面灯光亮化工程,实现群众文化公共服务空间美誉度、知晓率。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收入科目
(1)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2)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5)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6)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非本级财政补助收入、租金收入、税局返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手续费收入等。
2.支出科目
(1)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保障其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2)经营支出,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4)上缴上级支出,即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5)其他支出,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3.结转和结余科目
结转和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4.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
(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反映用于在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方面的支出。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反映用于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3)卫生健康支出:主要反映社保部门支付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反映用于缴交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支出。
5.“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
(1)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2)公务接待费: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无。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云南省文化馆部门资产总额3,376.89 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87.9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67.33 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921.27 万元,无形资产净值0.37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324.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72.66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万元。鉴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2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2年12月(2023年1月上报)资产月报数据。